白蟻是一類世界性的害蟲,國際生理生態研究中 心(ICTPE)把它列為五大害蟲之一.食用菌生長發育 過程需一定的溫度、濕度\營養、空氣、光照、水分等條 件,這些生態條件正好與、白蟻活動、覓食、營巢、繁殖等 行為的生態要求相似,這就造成了白蟻與食用菌幾乎 相伴而生.白蟻能為害幾乎所有種類、栽培方式下的食 用菌,造成食用菌的減產甚至絕收,白蟻已成為為害食 用菌的主要害蟲種類之一.
食用菌白蟻的防治,目前生產上主要是參照房屋 建筑白蟻防治技術,摸索出以下方法:
1.栽培場地選擇.選無蟻或少蟻的地方作栽培場.
2.用化學藥物對栽培場地進行預防處理.所采用 的藥劑為滅蟻靈、亞碑酸、氯丹、DDT、六六六、艾氏 劑、狄氏劑、七氯、林丹、五氯酚鈉等,這些藥劑均為碑 氯制劑,發達國家由于它們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 變)作用早已禁用,而且藥劑本身毒性大,更不適宜在 食用菌生產中使用.
3.化學誘殺法.在白蟻出現時進行誘殺,由于食 用菌及培養基本身對白蟻有引誘作用,它可以減弱誘 殺劑的作用,因而在生產上很難掌握.
食用菌白蟻目前的防治,主要是借用目前研究得 比較多也比較成熟的房屋建筑白蟻防治技術.筆者認 為兩者間差異很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兩者所處的生態環境不同.房屋建筑所處的生 態系統足人為的城市生態系統,是相對封閉的生態系 統.在這令系統中,生物較少,食物鏈也比較簡單,因而 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不頻繁,為了達到將白蟻種群消滅 的口的,在使用得當的前提下,可以使用高殘留的藥 劑,即使在發達國家,氯丹等有機氯制劑至今仍被用作 白蟻防治藥劑.食用菌所處的生態系統一般為農林生 態條統,是相對開放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生物 較多,食物鏈也復雜,物質和能量交換比較頻繁.在農 林生態系統不宜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藥劑。
2-兩者的防治要求不同.食用菌作為食品就對農 藥的殘留量有很嚴格的要求,它的檢測必須符合國家、 國際的標準.食用菌的菌絲對很多農藥敏感.食用菌培 養基的使用壽命比房屋建筑的使用周期短,因而不需 象房屋建筑一樣保證二十年不受白蟻為害.
筆者認為,食用菌白蟻防治首先應把握“無公害” 的原則.主要利用以下方法,
1-科學規劃,充分發揮農業管理技術來防治白' 蟻.如利用白蟻的習性及活動規律在段木碼放上采取 不易被白蟻為害的方式。
2-機械防治.利用挖巢等方法減輕白蟻為害.
3-利用白蟻的超'性進行防治.如利用白蟻生殖蟻 的趨光性誘殺有翅成蟲.
4.廣泛開展生物防治;食用菌白蟻防治藥劑的殘 留不要求長,這就使人們利用微生物農藥、植物農藥防 治食用菌白蟻成為可能。
5-大力推廣無公害農藥.利用高效、低毒、低殘留 的農藥對食用菌白蟻進行預防和滅殺.
6.開發和應用白蟻防治新技術。
我們應用以上原則進行“食用菌白蟻無公害防治 技術研究,有些方法已取得了一定進展,將陸續報道。
表1不同瓶塞材料的菌種成品率
檢査時間 污染 植物棉塞A 367瓶
死種半成品率成品率 污染 化纖棉塞B 372瓶 紙+聚丙烯膜C 440瓶
死種 半成品率 成品率 污染 死種 半成品率 成品率
7月10日 42 4 8 4 28
7月17日 31 80. 1% 22 90. 9% 11 90. 2%
7月28日 13 6 4
8月10日 18 71. 7% 1 89.0% 1 89. 1%
成品率94.8%,其中1993年達到96.2%.對于鏈抱 霉,除1991年有6瓶感染外(抱子叢均不能長出瓶 口),其它年份未見發生,后期瓶塞也無雜菌出現.1993 年在附近菌種場及菇農中推廣此技術生產香菇菌種 220000瓶,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小 結
化纖棉由于特殊的化學結構,不易被雜菌分解,也 不易受潮,用來做菌種瓶塞,能杜絕鏈抱霉的流行和防 止后期瓶塞霉變,可顯著提高菌種的成品率?;w棉具 有良好的通透性,不會影響發菌速度.化纖棉塞還可重 新利用和滅菌時可縮短烘塞時間,明顯降低了成本.化 纖棉經滅菌收縮比較大,可用0. 15%MPa壓力滅菌和 良好做塞方法加以克服。鑒于化纖棉瓶塞,對做塞方 法、滅菌工藝有一定要求,因此在使用中要掌握要領.
注:本文承麗水農科所許紹樸副研究員審稿,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