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宜昌市白蟻防治研究所433000 ; 2.華中農業大學昆蟲資源研究所,武漢430070)中圖分類號:S37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114 (2011)003-026-003
摘要:在三峽宜昌庫區依照農村住房白蟻危害分級標準逬行了住房白蟻危害情況調查,調查發 現秣歸、興山、夷陵三個縣(區)的農村住房結構主要以土木結構為主,房屋白蟻的蟻害率分別為45%、 55%和59%,危害農村房屋結構的主要白蟻種類有1科2屬7種。
關鍵詞:三峽庫區;白蟻;危害;調查
白蟻(Isopter)是破壞性極大的世界性害蟲, 取食木材,活動于地下或地面樹木和建筑物,并廣 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別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和溫 帶地區,為害面積約占全球總面積的50% 0宜昌 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加上三峽河谷年溫差小、冬季溫暖的特殊氣候環 境,非常適合白蟻的生長和繁殖,是我國白蟻危害 的重災區。據調査,宜昌地區白蟻種類多、分布 面廣。
三峽大壩建成蓄水,庫區生態環境發生很大 變化,三峽庫區農村住房白蟻發生數量呈逐年上 升趨勢。通過對三峽庫區的白蟻危害現狀進行調 查和分析,為清江和三峽庫區農村住房白蟻的科 學防治提供參考依據,對庫區農村生態保護及安 全生產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點
本試驗選取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峽庫區的粧 歸、興山、夷陵三個區縣的樂天溪、太平溪、三斗 坪、高橋鄉、高陽鎮、古夫鎮、茅坪鎮、屈原鎮等八 個鄉鎮自然村的農村住房為調查對象。
1.2實驗工具和材料
溫度計、濕度計、海拔儀、經緯儀、指形管、 95%脫水乙醇、螺絲刀、手電、躡子、記錄本、繪圖 收稿日期:2011-04-25
項目支持:2008年宜昌市科技指導性計劃項目(KO8O15) 作者簡介:李為眾(1970-),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白蟻防治。E
紙、解剖鏡NIKON雙目擴大鏡、放大鏡、數碼相 機、監測盒等。
1.3調查方法
1.3.1庫區農村住房白蟻種類調查
a)標本來源:
三峽宜昌庫區粧歸、興山、夷陵三個區縣的樂 天溪、太平溪、三斗坪、高橋鄉、高陽鎮、古夫鎮、茅 坪鎮、屈原鎮等七個庫區移民鄉鎮的農村住房隨 機采集白蟻標本。采集點海拔高度為116m ~ 348mo
b )采集方式:
用螺絲刀打入蟻巢,順孔插入一根茅草,待兵 蟻順著茅草莖爬出后,即可收集兵蟻;或者采用監 測盒誘集后用銀子收集兵蟻。收集到的兵蟻用 50% -60% ,75% -90% ,95% - .... 的乙醇梯 度脫水,.后浸泡在裝有75%的乙醇溶液的指形 管中待用。
13.2庫區農村住房白蟻危害情況調查
通過走訪的形式,以湖北省宜昌市下屬的秣 歸、興山、夷陵三個區縣的樂天溪、太平溪、三斗 坪、高橋鄉、高陽鎮、古夫鎮、茅坪鎮、屈原鎮等七 個庫區移民鄉鎮自然村的農村住房為調査對象, 每縣各隨機調查100戶,分別記錄房屋類型:純木 結構、土木結構、磚木結構、磚混結構;白蟻危害 史:.初發現白蟻危害的時間(年);白蟻危害部
誼驗6H弈
位:門、窗、梁、標、樓梯、樓板、外圍等;處理情況: 更換木構件、煤油處理、敵敵畏處理、其他農藥處 理;白蟻危害等級。
1.3.3庫區農村住房白蟻危害分級標準
根據宜昌市白蟻防治研究所2007 ~ 2008年 期間對宜昌地區的部分農村房屋進行蟻害情況抽 查所了解到的危害情況,將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 房蟻害程度分為六個等級:
I.房屋外圍未見蟻點、泥線、泥被和白蟻危 害癥狀;
II.房屋外圍有蟻點、泥線、泥被和白蟻危害 癥狀,未見侵入房屋;
III-房屋內部有蟻點、泥線、泥被和局部危害 癥狀(1~3處),房屋內無分飛孔(無白蟻飛岀);
IV.房屋內部有蟻點、泥線、泥被,房屋內有 分飛孔(有白蟻飛出),局部危害癥狀(3處以 上),但不影響房屋結構安全;
V.房屋內部有蟻點、泥線、泥被,房屋內有分 飛孔(有大量白蟻飛出),危害癥狀隨處可見,對 房屋結構安全有一定影響;
VI.房屋內部有蟻點、泥線、泥被,房屋內有 分飛孔(有大量白蟻飛出),危害癥狀隨處可見, 嚴重影響房屋結構安全,造成房屋垮塌或搬遷。
2結果與分析
2.1截流后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白蟻種類
調查結果表明,三峽大壩截流后危害三峽宜昌 庫區農村住房白蟻種類共有1科2屬7種,詳細情 況見表1:
表1截流后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白蟻種類
科 .屬 種
鼻白蟻科 散白蟻屬. 圓唇散白蟻 黑胸散白蟻 黃胸散白蟻 黃肢散白蟻 尖唇散白蚊
家白蟻屬 南大別山散白蟻 臺灣乳白蟻
武漢鋼鐵總公司房產公司白蟻防治站和華中 農業大學在三峽大壩截流前調查和鑒定的結果表 明,截流前三峽庫區白蟻共有13種,分屬3科6 屬,其中危害房屋建筑的白蟻有1科2屬7種。 本次調査結果與蓄水前比較,近舌唇散白蟻(尺 subliqulosus)和普見家白蟻(C. communis )為本次 調查中未發現的種類,而黃胸散白蟻(尺(F.)
SIR
sperm宓)為本次調查中發現的新增危害住房白蟻 種類。
2.2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白蟻分布特點
經調查,三峽宜昌庫區三縣(區)白蟻種類分 布有一定的差異,詳細情況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夷陵 區分布有7種白蟻、秣歸分布有6種白蟻、興山分 布有4種白蟻。散白蟻屬和家白蟻屬在三峽宜昌 庫區農村住房均有分布,散白蟻屬的黑胸散白蟻、 尖唇散白蟻和家白蟻屬的臺灣乳白蟻在三縣 (區)都有分布,為三峽宜昌庫區的優勢種群,其 中散白蟻屬的黑胸散白蟻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次數 .多且對農民住房危害.嚴重,因此在進行農村 住房白蟻防治的相關工作中應選擇黑胸散白蟻為 主要防治研究對象。
表2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白蟻的分布
白蟻種類 地點
夷陵區 秣歸 興山
圓唇散白蟻 + +
黑胸散白蟻 + + +
黃胸散白蟻 + +
南大別山散白蟻 +
黃肢散白蟻 + +
尖唇散白蟻 + + +
臺灣乳白蟻 + + +
注:“ + ”代表該地區具有該物種
2.3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白蟻危害情況
2.3.1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結構
經調查,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結構主要有 純木、土木、磚木、磚混四種結構,詳細情況見表 3O從表3可以看出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結構 主要以、磚木、磚混結構居多,其土木.多占調查 總數的63.7%,磚木、磚混其次,分別占20.3%和 15.7%,因此在進行農村住房白蟻防治的相關工 作中應以土木結構的房屋為主要研究對象。
表3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結構情況
房屋結構 地點 合計
夷陵區 秫歸 興山
純木結構 0 0 1 1
土木結構 72 59 60 191
磚木結構 10 26 25 61
磚混結構 18 15 14 47
2.3.2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白蟻危害情況調查 經調查,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危害情況均 較嚴重,詳細情況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三峽宜昌庫區夷陵區、秣 歸、興山的農村住房蟻害率分別為59% ,45%、 —27 —
2011年第3期 總第125期
55% ,因此選擇蟻害率.高的夷陵區作為主要的
研究地區。
表4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白蟻危害情況調查表
地點 危害等級 蟻害率
I II II IV V VI
寅陵區 41 15 20 11 12 1 59%
秣歸縣 55 10 19 7 9 0 45%
興山縣 45 18 15 12 10 0 55%
2.3.3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白蟻危害部位情 況調查
經調査,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危土木結構 害情況均較嚴重,具體危害部位詳見表5。從表5 可以看出,白蟻對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房屋結 構的主要危害部位為門框、橫梁、樓板、窗戶、樓梯 和墻壁,分別為42處、26處、26處、15處、11處和 6處,其中門框、橫梁、樓板為.易受到白蟻危害 的房屋結構。
表5房屋結構危害情況
編號 危害部位(處)
門框 窗戶 樓板 樓梯 墻壁 橫梁
1 5 1 2 1 1 1
2 8 2 2 2 1 2
3 3 1 4 1 1 4
4 4 2 3 1 0 6
5 5 2 1 2 0 1
6 5 0 4 1 0 2
7 1 1 1 0 1 5
8 3 2 5 1 0 1
9 6 1 2 1 2 2
10 2 3 2 1 0 2
合計 42 15 26 11 6 26
2.3.4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白蟻危害年限調查
經調查,白蟻危害嚴重的夷陵區蓮沱村五組 的住房白蟻危害率達到60. 8%,其中受白蟻危害 的42戶房屋危害歷史見圖1。
圖1庫區農村住房白蟻危害歷史
從圖1可以看出三峽大壩蓄水之前(1998 年)該村受白蟻危害的農戶數量為4戶,三峽大 壩蓄水之后(1998年)該村受白蟻危害的農戶數 量為38戶,在近年來呈加劇的趨勢。
3結論與討論
蓄水前,臺灣乳白蟻、普見家白蟻、黑翅土白 蟻、揚子江近歪白蟻四種白蟻為三峽地區的優勢 種,本次調查證明庫區白蟻優勢類群也發生了較 大變化,近舌唇散白蟻和普見家白蟻在本次調查 中未發現,而黃胸散白蟻為本次調查中發現的新 增危害住房白蟻種類。庫區蓄水前后白蟻種類, 優勢種都發生了變化,散白蟻屬的黑胸散白蟻、尖 唇散白蟻和家白蟻屬的臺灣乳白蟻在三縣(區) 都有分布,為三峽宜昌庫區的優勢種群。調査結 果證實了李凱等的推論:三峽大壩截流后,隨著水 位的提升,白蟻的種類及其分布都會發生相應 變化。
從生態環境角度評價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的 影響,結果表明影響程度在一般和有利之間,論證 了三峽工程對于生態環境總體來說利大于弊。但 不能忽視三峽大壩蓄水以后白蟻危害呈增加趨 勢,且三峽庫區蓄水后,庫區白蟻危害種類、危害 優勢種發生變化。三峽蓄水后,由于水面面積的 增大,勢必會增大局地的實際蒸發損失,從而在一 定程度上提高空氣濕度。觀測發現三峽水庫蓄水 后近庫地區的氣溫在冬季有增溫效應,夏季有弱 降溫效應。但總體以增溫為主。三峽大壩截流后 庫區.低溫度上升,降水量增加,局地濕度增加等 氣候條件發生改變,白蟻喜潮濕、大氣濕度較高環 境,冬季氣溫升高有利于其越冬,而這些改變更加 適應白蟻的生存,可能是三峽宜昌庫區農村住房 白蟻大量發生的主要原因,但就目前的氣象資料 不能說明庫區氣候長期的氣候變化趨勢,仍需要 長期的觀測研究。
參考文獻
[1 ]魏輔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等.昆蟲綱,等翅目[M].北 京:科學出版社,2000.
[2]黃求應等.黑翅土白蟻的食物選擇性研究.林業科學,2005 ,41 (5):91-95.
[3]李凱,姜勇,吳國華,薛東.長江三峽截流前庫區白蟻 種類調査.湖北植保,2000,6:34
[4]March A. W. 1933. Observations of termites of east china. Lingnan Sei. J. 12 (Suppl. ) : 157-163.
[5]Wood T. G. &Johnson R. A. 1986. The biology, physiology, and ecology of termites. In Economic Impact and Control of Social Insect (ed. S. B Uinson). U. S. A. Hermann H. R. Social. insectsV. II. New York; Academic pr. 1981,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