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宜昌市白蟻防治研究所,湖北 宜昌 433000;
2. 華中農業大學,昆蟲資源利用與害蟲可持續治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 武漢 430070)
摘要: 白蟻危害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給人們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由于其具有隱蔽為害且受到驚擾易轉 移的特點,傳統的白蟻防治模式往往很難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或者使其轉移到附近繼續為害。害蟲區域性 綜合治理作為一種可持續性的害蟲防治策略,涉及到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及管理層面等諸多領域,在農業 害蟲、衛生害蟲、入侵害蟲等治理中體現出很大的優勢。本文從害蟲區域性綜合治理及在白蟻防治中的應用 現狀等方面進行了綜述,并展望了白蟻區域性綜合治理的應用及研究方向。
關鍵詞: 白蟻; 區域性綜合治理; 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184.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781 (2016)01-)086-4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area-wid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for termite control
XIONG Qiang 1 ,LIU Chao-hua 1 ,TONG Yan-yan1 ,HUANG Qiu-ying2 ,LI Wei-zhong 1
( 1 . Institute of Yichang Termite Control,Yichang 443000,China;
2. Insect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 Hubei Key Laborator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 The termites damage causes huge losses of people property.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ideal control through traditional termite management mode. Area-wid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 AW-IPM) includ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 economic , social and management dimensions and reflects the great advantages in agricultural pests , health pests and invasive pests management as a sustainable pest control strategi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rea-wid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status in termite control.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spect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area-wid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for termite control i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 termite ; area-wid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research progress
白蟻是一類危害性十分廣泛的社會性昆蟲, 1999 年,全球因白蟻危害每年防治和修繕費用大約 為220 億美元[1],而到2010 年,每年因白蟻造成的 經濟損失大約達到400 億美元[2]。隨著人類城鄉建 設涉及更多的白蟻棲息地以及氣候變暖等因素的影 響,白蟻危害呈現出逐年加重的趨勢,并且入侵白蟻 的種類呈現增加趨勢[3]。積極的防治工作能有效 減輕因白蟻造成的損失,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 視。白蟻防治主要從白蟻的監控和探測、物理防治、 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和白蟻信息素的利用等方面進 行[4]。美國的白蟻防治公司有77%使用化學藥劑, 38 %使用白蟻誘殺系統來控制白蟻危害[2]。
傳統的化學屏障法能夠有效預防白蟻為害,但 是并不能阻止如臺灣乳 白 蟻 Coptotermes formosanus 或者東南亞乳白蟻 Coptotermes gestroi 等繼續為害其 他的附近未處理的建筑附件和木構件[5]。以誘殺 為核心的白蟻監測控制技術在國內外白蟻防治中正 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樣存在一定的風險, 可能由于管理疏忽導致白蟻取食完餌料后更迅速地 危害房屋構件。 Forschler 等[6]提出地下白蟻綜合治 理(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ubterranean Termites, IMOST) ,IPM 技術要求使用低毒低殘留藥劑配合各 種合理方法來控制為害白蟻的種群數量,達到.佳 的防治效果并且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和安全風 險。當前商業化的白蟻防治模式主要是與單一業主 簽訂合同,根據實際情況使用毒土屏障法、監測控制 技術或者 IPM 技術來保護建筑物免受白蟻侵襲。 但這種模式的缺點是在建筑物附近存在大面積未經 處理的房屋、樹木等,白蟻很容易轉移到新的食物 源[7]。近年來,國外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嘗試地下白 蟻的區域性治理,而不只是對單獨住宅進行處 理[2,7,8]。本文總結并討論了害蟲區域性綜合治理, 白蟻綜合治理區域的劃分以及區域性綜合治理技 術,以期為我國白蟻防治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1害蟲區域性綜合治理實踐
由于不同地區生態環境的差異及其局部地區社 會因素的差異,使耕作制度、小氣候產生區域性差 異,從而使作物生長與蟲情表現出一定的差異。長 江三角洲區域水稻由雙季稻變為單雙季混作,導致 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大螟 Sesamia inferens 暴發 成災[9],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也形成了稻螟優勢種 群區域化的局面[10]。其他害蟲如棉鈴蟲 Helicoverpa armigera、 粘 蟲 Mythimna separata、 紅 火 蟻 Solenopsis invicta、 果蠅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白蟻等均呈 現 出一定的區域性差異[11-14]。
蟲區域性治理.早應該是 14 世紀歐洲一些城 市鼠疫暴發時對印鼠客蚤 Xenopsylla cheopis 的 防 治。20 世紀四五十年代,在庫拉索島( Curacao) 170 平方英里采用釋放不育雄蟲的方法(SMR)完全消 滅了可旋麗蠅Cochliomyia hominivorax,以后在美國 的 3 個州( Florida , Texas, Arizona ) 和墨西哥也全面 消滅了該害蟲,隨后在墨西哥、巴拿馬以及整個中美 洲廣泛應用[15]。相比于傳統的針對單一業主所有 的小環境進行害蟲防治,較大面積的區域性害蟲綜 合治理有更大的空間使用更先進的害蟲防治技術。 其中3S技術在AW-IPM中的決策指導、潛在的風 險評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在中美洲和墨西 哥,昆 蟲 不 育 技 術 (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 SIT) 與 AW - IPM 項目的結合在果蠅治理上取得了成 功[16]。在美國,已經應用 AW - IPM 策略控制入侵 害蟲 光肩 星 天 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和白蠟 窄 吉 丁 Agrilus planipennis 的種群數量。AW - IPM 項 目往往應用到對環境相對友好的技術,對減少廣譜 性殺蟲劑的使用,延緩害蟲抗藥性及減少對非靶標 生物的殺傷都有積極作用。
2白蟻綜合治理區域的劃分及意義
白蟻區域性綜合治理的核心目標是區域內白蟻 種群數量得到有效控制,而不是某一危害部位白蟻 的徹底清除。 應用區域治理代替個別業主房屋處理 的策略在國外臺灣乳白蟻綜合治理中得到了很好的 效果[2]。
白蟻區域治理按劃分標準的不同,區域可分為 各種類型,如自然區域,經濟區域,社會、文化區域, 生態區域,行政區域等。 對區域內白蟻危害情況進 行全面、系統地調查,包括種類、分布、危害程度、發 生歷史及重點保護對象各種相關情況。 白蟻綜合治 理區域范圍的劃分是一個相對局部的概念,既可以 行政區域、城市、街區等為單位,也可以建筑、綠地、 生態系統等為單位,還可以一幢建筑或具有特殊價 值的古樹、 文物為單位。 黃海娣等[14]根據自然環 境、人口密度及園林綠化分布特點,將鎮江白蟻危害 劃分為3 個主要生態區域: 商住區、園林區、工業區, 并針對不同生態區域提出了相應的白蟻防治策略。 在區域更大的白蟻危害地,建議將其劃分為若干較 小的區域并分別分配給單一的白蟻防治機構,白蟻 防治機構必須與業主簽訂合同將所承擔區域內的白 蟻種群控制到一定程度以下[8]。
白蟻區域性綜合治理的概念及應用對白蟻防治 機構和業主都有積極的意義。 如果只對發現白蟻危 害或者認為潛在的白蟻危害區域進行處理,白蟻種 群很容易轉移到附近未經處理的房屋、樹木等新的 食物源[7],不僅增加白蟻防治工作的難度,影響整 體防治效果,也可能使業主或其他附近的業主的財 產遭受損失,引起白蟻防治機構和業主之間的糾紛。 而白蟻區域性綜合治理根據實際情況將白蟻危害地 劃分治理區域,不再是針對單一業主甚至是單一危 害部位的白蟻治理。 相對較大面積的白蟻區域性綜 合治理,也將有更大的空間和資金應用多種技術來 有效控制區域內白蟻危害。
3白蟻區域性綜合治理的實踐
當前被廣泛應用的白蟻防治技術主要是害蟲綜 合治理( IPM) ,強調在綜合考慮生態、社會和經濟效 益的情況下,采取化學防治、 物理防治和餌劑系統 ( 監測控制技術) 等方法取得.大的綜合效益[17]。 IPM 技術強調根據實際情況協調配合使用多種白蟻 防治技術,避免大量使用化學藥劑及克服單一技術 防治白蟻的不足。 白蟻綜合治理需要更多地了解并 應用白蟻種群的生態學知識,掌握種群大小和它們 的生活習性,從而.優化地設計和布局區域內各項 防治操作,實現白蟻防治工作的科學決策[18]。
在美國新奧爾良,1998 年就開始了對臺灣乳白 蟻種群控制的區域性治理的項目,不僅對受危害的 房屋建筑進行有效處理,還對庭院種植、區域外圍建 筑進行預防措施,通過加強白蟻監測和持續性的白 蟻區域性綜合治理,白蟻種 群數量降低 90% 以
上[7]。另一個成功的白蟻區域治理項目來自于智 利圣地亞哥的一個低收入社區,2001 年,毒餌投放 在 6 個被黃肢散白蟻 Reticulitermes flavipes 嚴重危害 的街區中的其中3 個,在2002 年,投放毒餌的街區 白蟻危害基本消除。初步取得成功后,2003 - 2004 年更多的毒餌投放在試驗點,自2005 年之后,黃肢 散白蟻在該地區再未被發現[8]。
在美國佛羅里達的一個鎮,對1.2 km2 的區域 內設置監測點并投放毒餌,即使只有 35%的居民積 極參與配合項目實施,餌劑影響指數 ( bait impact index) 顯示,處理后區域內臺灣乳白蟻種群數量顯 著下降[19]。
目前我國白蟻監測控制技術應用于核心景區和 古典園林的案例,證明了餌劑系統在實際應用中的 效果,同時配合使用傳統的化學防治手段,充分顯示 出在區域白蟻危害的控制中,合理運用策略的實用 價值[20,21]。
4展望
害蟲區域性綜合治理適用于生態環境較單一、 人員結構簡單且相對于傳統防治策略能體現出較全 面的優勢的區域環境。它的成功不僅需要先進技術 的應用,同時也需要高效的管理,以及生產者、出口 商、政府監管機構等的積極配合。害蟲區域性綜合 治理被認為.適合應用于高經濟價值作物害蟲、家 畜害蟲、病媒昆蟲以及入侵害蟲等的治理[22]。白蟻 作為蔓延、入侵危害能力很強的社會性昆蟲,傳統的 防治模式很難達到全面的控制效果,因此開展白蟻 區域性綜合治理將從策略上改善當前白蟻防治模式 的弊端。
白蟻區域性綜合治理過程中的重要組成方面包 括: ①通過科學調查摸底確定并劃分白蟻綜合治理 的地理區域以及區域內白蟻優勢種類、種群動態及 時間空間上的分布胸。②研究評估確立多種合適 的方法集成區域內白蟻綜合治理策略以及實施方 案。③在管理上,項目管理者應該獲得私人或公共 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和支持,在項目實施前,進行可行 性分析,預測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時提出解決方案,并 且需要專職人員負責協調、實施項目方案。 ④積極 嘗試應用新技術加強白蟻防治工作,探索與遺傳學、 轉基因、低溫生物學、生理學、昆蟲共生及交配行為 策略等方面基礎研究的融合應用[23]。
白蟻區域性綜合治理可能涉及比當前白蟻防治 模式更大的防治面積和更復雜的人員環境,同時需 要考慮到的問題包括: ①并非區域內所有業主愿意 積極提供信息并參與配合治理,甚至有可能在治理 項目實施中起到負面作用。 ②在白蟻區域性綜合治 理中,涉及到的某些業主其房屋建筑可能當前并未 受到白蟻侵襲或者認為并不需要治理,導致其不愿 意加入到區域性白蟻綜合治理項目當中,這對整個 項目的實施及治理效果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③區域 內建設施工、生產生活等人員活動頻繁,勢必在一定 程度上影響白蟻的治理效果[7]; 區域內充足的水分 及處理時因客觀條件幾乎不可能....覆蓋到所有 的位置都是影響白蟻區域性綜合治理效果的因素。
在所有的害蟲治理中,害蟲生態、生物控制的作 用以及安全使用化學殺蟲劑都是必須考慮的主要因 素。 基于區域治理的害蟲控制策略相比于傳統的害 蟲防治將有諸多的優勢[24]。 加強白蟻區域性綜合 治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積極探索與其他學科 的融合應用,對于我國白蟻防治事業具有重要的 意義。
還應包括高空作業、交通安全、安全用電和火災燒傷 防范等內容。
防治員安全施工培訓的內容還應包括生物安全 內容,預防感染蟲媒病。 登革熱、基孔肯雅熱、蜱傳 疾病等新發和重現的蟲媒病隨著全球氣候和環境的 變化,成為世界健康的新挑戰。 防治員頻繁近距離 接觸病媒生物,應掌握防護技能和蟲媒病相關知識, 嚴格做好個人防護,牢記突發事件的處置程序。
8 入職培訓效果評估
沒有評估的培訓是無效的培訓,入職培訓一定 要考核,且要有淘汰機制。 沒有考核、沒有淘汰機制 的培訓,會使新員工沒有學習壓力,養成懶散、不認 真工作的習慣,不利于新員工的成長。 入職培訓可 以從理論知識學習、現場見習、學習能力、溝通能力、 工作積極性等幾個層次( 按照實際需要賦予不同的 權重) 進行評估。 入職培訓還應分階段進行培訓效 果評估,不能等到培訓結束,考核結果出來才知道培 訓效果不理想。 分段進行效果評估,不合格者還可 以進行補充培訓[10]。
入職培訓評估體系包括前期的新入職員工培訓 需求調查,了解新員工對入職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 的要求,有針對性地組織入職培訓。 隨后可進行學 習效果評估,通過筆試、現場操作、模擬演示等方式 了解新員工對講授的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 必要 時還可采用行為評估,追蹤經過入職培訓后的新員 工在隨后工作中的狀況,發現培訓內容、形式和組織 方式等方面的不足,不斷完善入職培訓體系。
9 結語
有害生物防治業在我國作為新興專業服務業, 新入職員工大都沒有從業經歷,在職員工也基本沒 有經過系統培訓。 當前社會對于有害生物防治的要 求不斷提高,蟲控企業需要建立符合中國實際的入 職培訓系統,快速提升員工素質和專業技能,適應市 場的需求,實現企業自身的可持續增長。
參考文獻
[1]Su NY. Novel technologies for subterranean termite control[J]. Sociobiology,2002,40( 1) : 95 - 101.
[2]Rust MK ,Su NY. Managing social insects of urban importance[J].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2012 ,57 : 355 - 375 .
[3]Evans TA ,Forschler BT,Grace JK. Biology of invasive termites : a worldwide review [J].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2013 ,58 : 455 - 474.
4]曹莉,趙瑞華,東鏡華,等.白蟻防治技術J -昆蟲知識,007, 44(3) :342 -347.
[5]Su NY. Baits as a tool for population control of the Formosan subterranean termite[J]. Sociobiology, 2003 , 41 ( 1 ) : 177 - 192 .
[6] Forschler BT, Jones SC, Kard B , et al. Subterranean Termite Management: Still an Ongoing Process [J]. Pest Control, 2007 , 75 ( 3) : 88 - 94.
[7]Guillot FS, Ring DR , Lax AR , et al. Area - wide management of the Formosan subterranean termite , 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 Isoptera: Rhinotermitidae ) , in the New Orleans French Quarter [J]. Sociobiology,2010,55( 1) :311 -338.
[8]Smith J, Su NY , Escobar RN. An area-wide population management project for the invasive eastern subterranean termite ( Isoptera : Rhinotermitidae ) in a low - income community in Santiago, Chile [J].Am.Entomol,2006,52(4) :253 -260.
[9]程家安,祝增榮,翟保平,等. 長江三角洲水稻螟蟲的區域化治
理?見:成卓敏主編.農業生物災害預防與控制研究[C]-北 京: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5,939.
[10]周圻,林德芝,姚忠生,等.我國目前稻螟優勢種群區域化成因
的調查研究J -昆蟲知識,990,7(6):321 -324.
[11 ] Annice CL , Edward LH, Rosemary AK , et al. Area - wide management of fruit flies ( Diptera: Tephritidae ) in the Central Burnett district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J]. Crop protection, 2010,29(5) :462-469.
12江幸福,張蕾,呈云霞,等?我國粘蟲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 . 應用昆蟲學報,2014,51(4) :881 -889.
[13]Meer KRV , Pereira RM , Porter SD, et al. Area - Wide Suppression of Invasive Fire Ant Solenopsis spp. Populations. In : Vreysen MJB , Pobinson AS, Hendrichs J, eds. Area - Wide Control of Insect Pests[C].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7: 487 - 496.
[14]黃海娣,田潔,謝蓉蓉,等.江蘇鎮江地區主要白蟻種類分布、危害
狀況及防治策略J -應用昆蟲學報,014,1(4):1075 -1085.
15] Pim entel D . A rea -W ide Pest M anagement: E nvironm ental, Economic and Food Issues. In: Vreysen MJB , Pobinson AS, Hendrichs J, eds. Area-Wide Control of Insect Pests[C] .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7, 35 - 47.
16]Montoya P, Cancino J, Zenil M, et al. The Augmentative Biological Control Component in the Mexican National Campaign Against Anastrepha spp. Fruit Flies. In : Vreysen MJB , Pobinson AS , Hendrichs J, eds. Area-Wide Control of Insect Pests[C] .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7, 661 - 670.
17]Su NY, Scheffrahn RH. A review of subterranean termite control practices and prospects for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programmes [J] .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Reviews,1998,3( 1) : 1 -13.
18]胡寅?乳白蟻和散白蟻的種群生態學研究D .杭州:浙江大 學出版社, 2012.
19]Su NY , Ban PM, Scheffrahn RH. Use of a bait impact index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bait application against populations of the Formosan subterranean termite ( Isoptera: Rhinotermitidae ) in a large area [J] . J Econ Entomol, 2004, 97( 6) : 2029 - 2034.
20]李濮,侯蕾,張悅. 區域白蟻防治的系列案例-夫子廟大成殿 白蟻危害控制J -城市害蟲防治,012,1):28-31.
21]張睿,李濮,黃曉光,等.區域白蟻防治的系列案例 -采用餌劑 技術治理瞻園白蟻危害J]-城市害蟲防治,2013, (3) : 12 -17.
22]Hendrichs J, Kenmore P, Robinson AS, et al. Area-Wid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 AW - IPM ) : Principles, Practice and Prospects. In : Vreysen MJB , Pobinson AS , Hendrichs J, eds. Area-Wide Control of Insect Pests[C].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7, 3 - 33 .
23]Klassen W, Curtis CF. History of the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In: Dyck VA , Hendrichs J, Robinson AS , eds.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rea - Wide Integrated Pest Manage- ment[C]. Springer NeGtherlands, 2007, 3 - 36.
24]Klassen W. Area-wid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and the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In Dyck VA , Hendrichs J, Robinson AS , eds.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rea-wid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C]. Springer Netherlands,2005,39 - 68.
( 收稿日期: 201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