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宜昌市白蟻防治研究所,宜昌433000;
2.華中農業大學,昆蟲資源利用與害蟲可持續治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武漢430070)
摘 要:白蟻為害幾乎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每年給人民財產造成巨大損失。近年 來,農村白蟻為害呈現加重的趨勢。白蟻能夠為害多種農作物,影響農作物產量和品質, 給廣大農民造成較大經濟損失。本文綜述了白蟻對農作物為害現狀及綜合治理措施。
關鍵詞:白蟻;農作物;種類;防治技術
Damage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ermite to Crops
Li Weizhong1, Xiong Qiang1, Tong Yanyan1, Liu Chaohua1, Huang Qiuying2
(1. Institute of Yichang Termite Control, Yichang 443000, China ;
2.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ubei Insect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 Key Laborator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The termite's damage caused huge losses to people's property and it involved in various field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rural termite damage presented worsening trend in recent years. And termites can damage a variety of crops, affecting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crops and cause the greater economic losses to farmers. The present paper reviews the damage of termite to crop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termite; crops; species; control techniques
白蟻是一類能對人類財產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的世界性害蟲。其對國民經濟造 成的損失涉及房屋建筑、農林作物、水庫堤壩、倉儲物資、地下線纜等各個方面。我國 絕大多數省市地區均有白蟻為害,越往南為害越嚴重〔‘⑵。
由于城市房屋建筑白蟻危害涉及公共安全,國家為加強城市房屋的白蟻防治管理, 保障城市住房安全,由建設部分別于1999年、2004年先后發布修正了《城市房屋白蟻 防治管理規定》(建設部72號令、130號令)[3-4]o各白蟻危害地城市根據“72號令” 和“130號令”,出臺了相應的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或強制性標準,保障和管理 城市房屋的白蟻防治。而農村白蟻危害尚無專門法規,防治方法十分落后,農村住房、 農林作物等白蟻為害形勢嚴峻。白蟻對農作物的為害范圍十分廣泛,多咬斷作物根莖結 合部或根系,造成作物減產甚至絕收。本文總結了容易遭受白蟻為害的常見農作物種類 并討論了綜合治理措施,以期為農作物中白蟻防治提供參考。
1白蟻對農作物為害現狀
1.1白蟻對糧食作物為害現狀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我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
□ 珠江流域。一般來說,稻田常年積水,白蟻不易為害,但當稻田出現干旱斷水時,黑翅 土白蟻(0<iOTitote777iesyb77nosanus Shiraki)能為害稻叢根部,造成葉片發黃、稻苗枯死, 地下藥節亦被蛀蝕⑸。
小麥是世界上.早栽培的農作物之一。據報道,在四川盆地南緣的山區、半山區, 黑翅土白蟻成為小麥生長過程中的重要害蟲之一。小麥苗期被害后,葉片發黃枯萎,抽 穗、揚花以后,被害植株葉片枯黃,穗粒霉爛,白蟻為害小麥時,多從根莖部咬斷或 將根系吃光⑷。
玉米、高粱稈富含纖維素,也是白蟻喜食的食物。薯類又稱根莖類作物,收獲器官 生長在土壤中,存在被白蟻為害的風險。據報道,土白蟻和散白蟻為害馬鈴薯,而地上 植株往往沒有異常表現°】。
白蟻對倉儲物資也具有很大危害,輕則蛀壞包裝材料,重則貨物受到破壞,降低經 濟價值。在儲糧中,包裝材料如木箱、麻袋、塑料袋、木質地臺板、捆綁繩索等都是白 蟻取食或蛀蝕的對象,白蟻排泄物分泌蟻酸等物會使儲糧品質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1.2白蟻對食用菌為害現狀
食用菌栽培作為農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徑,已成為我國種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 一。食用菌生長發育過程需一定的溫度、濕度、營養、空氣、光照、水分等條件,這些 生態條件正好與白蟻覓食、營巢、繁殖等行為的生態要求相符合,這就造成了白蟻與食 用菌幾乎相伴而生[8',3]O白蟻能為害幾乎所有的栽培食用菌種類,造成食用菌減產甚 至絕收,在某些地區已成為為害食用菌的主要害蟲之一。
竹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 列為“草八珍”之一。近年來,已有黑翅土白蟻為害竹茹的相關報道〔冋。通過觀察黑 翅土白蟻對竹揀、竹屑、菌草粉、菌草竹蒜培養料、竹屑竹茹培養料的取食選擇性研究 表明,白蟻為害竹蕩主要是對栽培料的破壞⑴)。
茯苓是多孔菌類植物的菌核,是傳統的藥、食兩用菌。為害茯苓的白蟻種類有黑翅 土白蟻、黃翅大白蟻(Macrotermes bameyi Light)、黃胸散白蟻(Reticulitermes speratus Rolbe)等。白蟻通過蛀蝕木材抑制發菌,建筑泥道阻礙菌絲生長,蛀蝕松木與茯苓菌 爭奪養分或直接蛀蝕茯苓等方式來為害茯苓,影響茯苓的品質和產量
天麻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是傳統的名貴中藥。在天麻生長過程中,也 可能遭受白蟻的為害,白蟻在活動中為害天麻蜜環菌,蛀食菌材,造成天麻減產。白蟻 還能為害香菇、木耳,香菇是一種木腐菌,靠分解、吸收基質中營養作為生長發育的能 源。香菇的培養基主要原料是木材、甘蔗渣、禾稈等植物,菇木降解的糖類、纖維素、 無機鹽對白蟻有重要的營養補充作用。被真菌腐生的木材,能發出某種氣味,激發白蟻 的嗅覺器官,弓I誘白蟻取食,為白蟻危害菇木提供了方便2。
1.3白蟻對果類作物為害現狀
我國南方果園,常遭白蟻為害。危害果樹的白蟻種類主要有白蟻科的黑翅土白蟻、 黃翅大白蟻;鼻白蟻科的家白蟻、黃肢散白蟻(Reticiditermes Jlaniceps Oshima);木白蟻 科的鏟頭堆砂白蟻(CrWotermes Tsai et Chen)等5種,以黑翅土白蟻和黃翅大
白蟻危害.為嚴重[⑷。白蟻主要為害果樹的根系,樹干韌皮部,使果樹輸送水分、養
E
分受阻,從而影響果樹正常生長發育,甚至枯死。
在重慶、浙江等地,均發現白蟻為害桑樹。調查表明,受害桑樹單株桑葉減產達 40% -50% ,平均條長減少27. 99% ,平均條數減少22.28%〔切。白蟻先在桑樹根莖結 合部為害并逐漸向上發展啃食樹皮或木質部,直接影響桑樹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嚴重 時造成桑樹枯死。
白蟻能夠為害龍眼、荔枝等亞熱帶果樹,龍眼從種植到產果均可受害,以幼樹受害 .嚴重,尤其是定值后頭兩年受害.重,被害樹苗常致整株枯死。在福建省已發現有8 種白蟻為害龍眼,.主要的是黑翅土白蟻和黃翅大白蟻〔⑷。
甘蔗白蟻是我國南方蔗區的重要害蟲之一。為害甘蔗的白蟻超過10種,常見的有 黑翅土白蟻、臺灣乳白蟻(Coptotennes ybnnosazius Shiraki)、黃翅大白蟻、黃胸散白蟻 等⑴)。在甘蔗萌芽期受白蟻為害.嚴重,白蟻主要為害種莖,從種莖兩端的切口處侵 入,食至蔗莖組織成空洞狀,使種莖不能萌發而造成缺株。
白蟻還能為害梨樹、柑橘、桃樹、柚樹、板栗、枇杷、楊梅等多種果樹。在江西新 建縣調查發現,板栗受危害.嚴重,柚樹受害率.低氏]。
1.4白蟻對經濟作物為害現狀
茶葉在我國華中、華南、西南等地山區、丘陵、盆地廣泛種植,茶樹嫩葉可制茶, 種子可榨油,其木可用于雕刻。茶樹害蟲一直是茶葉生產中的重要威脅,給茶園生態環 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安全隱患。根據調查,貴州為害茶樹的白蟻種類有黃翅大白蟻、黑翅 土白蟻、臺灣乳白蟻、黃肢散白蟻、黃胸散白蟻、肖若散白蟻(Reticulitermes affinis Hsia et Fan)等,主要為害茶樹根部和枝干。在福建茶園,通過蟲情測報燈也監測 到白蟻有翅成蟲U®。
在湖南沅江調查發現,黑翅土白蟻、臺灣乳白蟻和黃翅大白蟻能夠為害芒麻。白蟻 主要危害芒麻地下根部,蛀食根內物質,為害輕時植株矮小,嚴重時地上部芒麻枯死, 形成空缺,農民通常稱它為“敗竟”⑵】。
我國橡膠區主要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福建、云南、臺灣等地區,海南為主要 種植區。白蟻對橡膠林的為害大致有如下幾方面:①取食樹皮,加重爛腳癇發生;②蛀 食樹皮暴露的術質部,引起橡膠樹斷倒;③污染膠乳;④損壞膠茁及接穗爐]。
1.5白蟻對其他作物為害現狀
白蟻寄主十分廣泛,除上述農作物外,還有油茶、杜仲、香椿、花椒、棗樹、蘋 果、山楂、玉米、高粱、花生、甘薯等各種作物⑺)。由于白蟻一般為害作物地下根莖 部位,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往往不易被發現,因此需要仔細觀察,在白蟻對農作物造成 嚴重為害之前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
2農作物中白蟻的綜合治理現狀
長期以來,農作物白蟻防治并未得到相關部門和農民的足夠重視,其防治方法主要 是借鑒房屋建筑、園林綠化、水庫堤壩等白蟻防治方法。近年來,農作物白蟻為害有加 重的趨勢。白蟻是較難防治的社會性昆蟲,對農作物白蟻治理要堅持“預防為主、防 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植保方針,因此總結農作物白蟻綜合治理技術顯得十分必要。
2.1農作物中白蟻的預防
(1)深耕、灌水。在白蟻可能為害的農田,深耕勤耙,清除宿根,把隱藏在地底 下白蟻翻出,減低田間白蟻種群數量。在有條件的地區,旱作作物與水稻等水生植物輪 作,在播種或移栽前灌水,可淹死地下隱藏的白蟻。
(2)誘殺成蟲。在白蟻有翅成蟲分飛季節,利用有翅成蟲趨光習性,用黑光燈、 高壓汞燈或頻振式殺蟲燈等誘殺有翅成蟲,可以有效減少其蔓延、建筑新巢的機會。
(3)毒土屏障。在作物種植前,參照城市房屋建筑白蟻預防處理方法對土壤進行 藥劑處理,常用藥物有15%、20% Utt蟲咻,2.5%、5%、15%聯苯菊酯,40%毒死脾 乳油,10%氯氧菊酯乳油等曲
(4)藥物拌種。在作物播種前采取藥劑拌種,可以達到防蟲保苗的效果,常用 0. 02%氧戊菊酯、0.02%氯菊酯或0.1%辛硫磷、0.1%毒死脾等,不僅能夠有效預防 白蟻為害,還可以預防其他地下害蟲。
(5)加強管理。采取有效的農業措施,對白蟻預防有積極的效果。清除農田及周 邊枯枝、樹樁、雜草,破壞白蟻棲息地;冬季可用石灰對果樹樹干刷白,預防白蟻 侵染。
(6)保護天敵。農田生態環境下天敵對白蟻種群也有一定控制作用,因此,必須 保護天敵,如螞蟻、蜥蜴、蛙、嫂艘、鳥類等。
2.2農作物中白蟻的治理
(1)加強監測。結合農田病蟲害測報工作,注意白蟻在農田及周邊活動情況,監 測白蟻有翅成蟲分飛情況,及時選擇對策。
(2)挖巢法。在有明顯分飛孔或蟻路的農田,可沿蟻路開挖,追蹤蟻巢,挖出蟻 王和蟻后,清除主巢和副巢。
(3)噴藥法。對于農田已經發生的白蟻為害,也可選擇直接噴藥防治。一般噴施 高效低毒、殘留期較短的農藥,使白蟻接觸藥液而死。
(4)誘殺法。誘殺的原理是選擇白蟻喜食的食物作為誘餌,定期檢查。一旦發現 白蟻取食,即采取噴粉、施藥或者放置毒餌,白蟻取食毒餌后在群體中通過交哺和修飾 行為互相傳遞.終達到殺滅整巢白蟻的作用。運用以誘餌法為基礎的白蟻監測控制技術 滅治地下白蟻已經有了廣泛深入的研究比如,并正在我國推廣應用。相比于傳統的化 學防治,誘殺系統作為高效、對環境友好的白蟻防治新技術具有鮮明的優勢和良好的應 用前景。
在白蟻為害地設置誘殺坑。以玉米、高粱、甘蔗秸稈等為誘集材料,將大量白蟻引 誘過來后集中噴施滅蟻粉劑進行殺滅。
制作誘殺箱,即白蟻監測控制裝置。箱體內放置引誘材料,在白蟻活動區域埋入土 壤淺層,定期檢查,發現大量白蟻聚集后噴粉或投放毒餌處理。目前,白蟻監測控制系 統及技術已有較多研究,如Sentricon® (心居康)白蟻滅殺系統、FirstLine®白蟻防衛 系統、Subterfuge®餌劑系統等,毒餌有效成分一般為氟蟲月青、氟鈴JR、氟蟻腺等⑵卸。
直接投放毒餌。將一定比例的藥劑和白蟻喜食材料制成毒餌,投放在農田白蟻活動 區域,讓白蟻取食帶毒后回巢互相傳遞而使整巢覆滅。制作毒餌的藥劑劑量需要滿足對
白蟻無明顯驅避性和作用效果較慢兩個特點,才能發揮.佳效果。
3討論
白蟻巢群群體防衛和活動的隱蔽性加大了白蟻防治難度,白蟻防治正在以化學防治 為主的傳統模式向IPM治理轉變,探索適合區域性白蟻治理的IPM體系將是今后的發 展方向[26。白蟻監測控制技術作為一項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環境友好型白蟻防治技術, 在我國白蟻綜合治理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針對農村和農作物白蟻危害現狀以及防治成本問題,白蟻監測控制技術應由“監 測+治理”簡化為一步,即實施“白蟻誘殺合一長效控制技術”,實現監測、治理、長 效控制一體化。在受白蟻危害的農田及周邊區域內設置白蟻長效控制系統,相比于化學 防治和當前的監測控制技術將有以下優點:
(1)使用化學藥劑均為低毒低殘留藥劑,并且有效成分用量在毫克(mg)水平 上,大大降低了對環境和人類健康安全的風險。
(2)在已有白蟻為害的農田設置誘殺裝置,不需要檢查,簡化操作程序,節約成 本,適合農村白蟻防治。
(3)“白蟻誘殺合一長效控制技術”能夠避免頻繁檢查和更換餌料等人為因素對白 蟻活動造成影響。
由于為害農作物的白蟻種類多,不同地域差別大,在實際防治中,應該綜合考慮各 方面因素,利用各種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來控制農作物白蟻為害。
參考文獻
[1]張紹紅,周培,陸軍,等.白蟻危害及防治方法研究進展[J].中華衛生殺蟲藥械,2008, 14 (3) : 218 -220.
[2]嚴少輝,彭心賦,孫敘.我國白蟻生物學及其防治藥劑研究現狀[JJ.中華衛生殺蟲藥械, 2009, 15 ( 6): 498 - 500.
[3]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房屋白蟻防治管理規定[EB/OL]. (1999-10-15). ht- tp: //www. mohurd. gov. cn/zcfg/jsbgz/20061 l/t20061101_ 158986. html.
[4]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修改《城市房屋白蟻防治管理規定》的決定[EB/ 0L]. (2004 - 07 - 20). http: //www. mohurd. gov. cn/zcfg/jsbgz/200611/t20061101_ 159070. html.
[5]浙江麗水地區農科所.黑翅土白蟻為害水稻的初步調查[J].昆蟲知識,1974, 11 ( 1 ): 23 -24.
[6]彭心賦,劉源智.黑翅土白蟻為害小麥的發生規律及其防治研究[J].白蟻科技,1989, 6 (1): 11 -14.
[7]譚仕印.怎樣防治馬鈴薯地的白蟻[J].湖南農業,2004 ( 4): 13.
[8]李為眾,楊祖秀,劉顯鈞,等.食用菌白蟻防治淺見[J].食用菌,1996 (1): 32-33.
[9]魏厚道,楊長舉,薛東,等.食用菌白蟻危害特點和防治技術研究[J].湖北植保,2006 (5): 10-11.
[10]王穿才,劉將軍.兩種土白蟻對竹茹的為害及習性觀察[J].食用菌,2008, 30 (4): 57 -59.
[11]蘇德偉,林冬梅,羅海凌,等.黑翅土白蟻對菌草竹茹的取食性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 2012, 28 (31) : 172 - 174.
[12]黃勝先,王忠平,陳建祥,等.幾種藥物對茯苓上白蟻的毒力測試及田間防效[J].廣東農業 科學,2013, 40 (6): 91 -92.
[13]田偉金.香菇蟻害原因剖析[J].食用菌,1991 (6): 37 -38.
[14]熊國文.白蟻對木本果樹的危害率調查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1, 17 (8): 129-130.
[15]都勇,黃傳書.白蟻對桑樹的危害及防治研究[J].蠶學通訊,2007 , 27 ( 4): 27-29.
[16]蔡國貴.土棲白蟻危害龍眼調査及防治技術研究[J].福建林學院學報,1997, 17 (2): 151 -155.
[17]謝永堅,胡玉偉,黃求應,等.甘蔗白蟻防治研究進展[J].華中昆蟲研究,2012: 214-217.
[18]熊國文.白蟻對木本果樹的危害率調查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1, 17 (8): 129-130.
[19]戴軒.貴州茶樹害蟲種類及地理分布的研究[J].貴州茶葉,2010, 38 (2): 21 -35.
[20]曾明森,劉豐靜,何玉仙,等.茶園主要害蟲種群燈下監測及頻振式與LED式殺蟲燈的效果評 價[J].中國農學通報,2010 , 26 (19) : 246 - 252.
[21]肖正清,曾界華,成海清,等.白蟻對芒麻的為害及其防治[J].中國植保導刊,2007, 27 (10): 33 -34.
[22]裴汝康,黃雅志.西雙版納橡膠林的白蟻調査[JJ.云南熱作科技,1986 (1): 28-31.
[23]徐志德,李德運,周貴清,等.黑翅土白蟻的生物學特性及綜合防治技術[J].昆蟲知識, 2007, 44 (5) : 763 -769.
[24]中國農藥信息網.http: //www. chinapesticide, gov. cn/service/aspx/B4. aspx [ EB/OL].
[25]Su N Y, Scheffrahn R H. A review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bait-toxicant efficacy against field colonies of subterranean termites (Isoptera) [ J] . Sociobiology, 1996, 28 (3) : 521 -530.
[26]Rust M K, Su N Y. Managing social insects of urban importance [ J].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2012, 57: 355 -375.
[27]龐正平.國內外的白蟻監測控制產品及應用打].中華衛生殺蟲藥械,2008, 13 (6): 402 -406.
[28]Li WZ, Tong YY, Xiong Q, et al. Efficacy of Three Kinds of Baits Against the Subterranean Termite 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Isoptera: Rhinotermitidae) in Rural Houses in China [ J ]. Sociobiology, 2010, 56 (1) : 209 -222.